對于普遍遭遇“寒冬”的壓縮機行業來說,空壓機行業作為其組成部分似乎也沒能逃過寒冬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國壓縮機工業協會空壓機分會秘書長于慶勝認為:“空壓機行業形勢不容樂觀,2011年下半年以來比較艱難。2012年,形勢依舊嚴峻。”
空壓機產能過剩
空壓機(又稱空氣壓縮機設備)是現代工業重要的工藝裝備,隨著世界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已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行業,同時也是國防尖端工業不可缺少的加工設備。
在“十一五”進程中,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各種重大挑戰,用戶市場對空壓機的行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充滿著無數的挑戰和機遇,隨著全球經濟復蘇以及我國經濟和制造業總體發展的帶動,無論從產品構成還是技術發展方向看,空壓機市場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似乎會迅猛發展。
根據空壓機行業協會數據顯示,近四年來,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空壓機行業的發展較快,空壓機的產銷一直呈上升勢頭,能夠滿足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需求,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空壓機生產國和出口國。
雖然空壓機行業的年工業銷售產值在增長,出口交貨值也在增長。但從每年的數據顯示,全年工業銷售產值和出口交貨值的增速逐年減緩。其原因在于行業需求的波動、經濟危機對用戶新建項目的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下降等。這反映了空壓機行業的嚴峻形勢。
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1年6月中國空壓機產量為34.27萬臺,同比增長率為1.52%,2011年1~6月中國空壓機產量為171.88萬臺,同比下降2.13%,在延續了2007~2010年行業嚴峻形勢的出現,2012年空壓機行業形勢依舊嚴峻。
另一方面來看我國空壓機行業的產能大于需求,盡管上游資源及原材料價格在不斷上漲,但整個行業的銷售平均價格卻一直處于下降趨勢,行業的平均利潤越來越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規模化優勢已經使那些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企業的數量將會逐步減少。
2007~2010年,上報統計數據的會員單位投入科技活動和研究與發展的人員和經費總體上有所增加。四年間從事科技活動和研究與發展人員匯總數據分別為99355人次和136653人次;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和研究與發展的經費支出分別為124623.36萬元和27562.12萬元。
2007~2010年上報統計數據的會員單位中,獲得國家專利局專利證書的產品有近500項;獲得省級及以上新產品獎及鑒定的項目有132項;獲得省級及以上立項、資助的項目有36項;新產品開發202項。在這些項目中,不少項目居國內領先水平,一些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
空壓機行業存在五大問題
1.原材料價格上漲及人力成本上升已影響到部分企業的經濟效益
由于近年來電工行業持續高速發展和國際市場的因素,對原材料的需求不斷加大,造成部分原材料短缺;以及近期國家對銅、鋁等礦石產品資源稅稅額標準的調整,使空壓機等產品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等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越來越嚴重。
近年來,空壓機行業遭遇了銅、鋁及硅鋼片等主要原材料暴漲的情況,且這些主要原材料價格一直處于高位。由于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人力成本的上升和銀行貸款利息的提高,導致企業成本費用增加,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2.缺乏核心競爭力,發展受限制
空壓機行業是一個小行業,然而產品卻涉及多學科、邊緣學科,與機械、電子、力學、控制、冶金、材料、計算機等眾多學科密集交叉,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其他行業的成熟與進步,如絕緣材料、電磁材料、電力電子器件、計算機技術等。目前,受技術基礎、資金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我國空壓機行業要想實現可持續和跨越式發展,單靠其自身的資本和實力,或僅依靠進口材料、器件來實現產品更新和快速發展,難度很大。這種現象實際反映出空壓機行業的發展必然會受到我國整體科技實力的限制,應用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基礎行業的進步。
由于空壓機行業的特殊性,對從事這一行業的企業和人才有著特殊要求。空壓機生產企業普遍存在著技術人員匱乏,人才難覓的狀況。基于這一目的,部分有實力的企業紛紛招攬人才,培訓技術工人,儲備技術力量并投入大量資金開發新產品和進行技術儲備。
3.資源消耗嚴重,環保問題突出
由于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我國己經成為世界上的空壓機制造大國,但還遠非強國。空壓機產業雖然產量很大,但大多集中在低端產品,資源消耗嚴重,環保問題突出。
4.同質化發展,規模偏小,產品鏈不完善
空壓機產業的同質化發展,各個企業在產品構成、市場取向方面的過于集中導致價格的惡性競爭,損害了空壓機行業的整體利益。
空壓機廠家數量多但規模都偏小,產品鏈不完善,與國外優勢企業相比缺乏強有力的競爭能力。
空壓機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的現象比較普遍,大量企業片面追求擴張規模,采用粗放式生產方式提高產量以求大的市場占有率,大都難以籌措大量資金進行高端產品的研制開發,產品的拷貝抄襲現象嚴重,在知識產權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企業的發展后勁不足。
5.企業管理水平呈現兩極分化,但總體與國際水平仍有差距
近年來,由于行業協會的推動,以及先進企業毫無保留的示范效應,空壓機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在硬件設施、經營理念方面已經接近一些國際知名的壓縮機企業,但是在管理水平方面還是存在較大差距。
對行業標準、質量管理體系、環境對設備的要求等認識不深。對出口、參與國際競爭的空壓機的國際標準和要求了解不夠,且一些企業對標準、認證等工作只停留在形式和表面,僅為了應付檢查,而在日常生產中的執行力不夠。
專家建言四大措施
鑒于以上問題的存在,記者從中國壓縮機工業協會空壓機分會方面獲悉,其解決措施與建議如下:
首先,“十二五”期間,解決行業結構性矛盾,轉變發展方式,增強可持續性發展能力。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實施走出去的戰略。緩解資源環境約束,滿足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的要求。
其次,掌握核心科技,造就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產品,有組織大型成套裝備工程能力的企業集團,對市場上量大面廣的通用產品和自動化裝備,以國際金融危機為契機,鼓勵企業收購和重組國外的有技術特色的中小企業,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
再次,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應對薄利時代的到來,靠投資促發展必將讓位于拉動內需促發展。空壓機的市場容量將會結束飛速發展的階段,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周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卻會不斷上升。由于我國空壓機行業的產能過剩,競爭會進一步加劇,空壓機行業的微利時代會很快到來。如果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企業的生存能力將會受到極大影響。
最后,加強空氣壓縮機專門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教育部門的技術及人才優勢,鼓勵企業開展職業技術培訓,重點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行業技術研究、應用和管理人才。
德蒙空壓機配件網由德蒙(上海)壓縮機械有限公司編輯主辦,總部位于上海,德蒙空壓機配件網擁有全國空壓機配件領域最具完整的電子數據資料庫,眾多品牌的空壓機配件產品,是中國消費者選購空壓機配件產品的重要途徑。
上一條新聞: 汽配出口將被征收20.6%高關稅
下一條新聞: 我國傳感器進口率占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