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已經過去的2011年,讓我們記憶最為深刻的莫過于諸多企業的“電荒”困擾。
據一份來自國家電網調度通信中心的資料表明,2011年7月以來,國內有省份用電負荷歷史最高紀錄已刷新5次,預計2012年由此帶來的缺口還會擴大,部分縣市可能要采取局部限電措施——然而奇怪的是,缺電形勢下,節能經濟的發展以及節能產品的銷售卻處境尷尬。
與“節能技術”和“節能立法”相比,“節能經濟”研究幾乎是個空白。在百度上輸入“節能經濟”進行搜索,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專論文獻,甚至就連在標題中提及這一概念的網頁也寥寥無幾。然而,無可質疑的是,節能經濟是推動節能事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只要經濟上有了節能需求,節能技術的推廣和節能立法的執行才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目前,供電價格過低造成發電企業虧損,電煤價格也被低價供電政策“壓”得抬不起頭,供電吃緊加上節電舉措乏力,每到冬夏電煤供應緊張,電網負荷過大,拉閘限電嚴重,這些問題已經成為一種近乎常態的經濟問題。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節能事業面臨的最大機制障礙就是能源價格偏低所造成的能源使用的低效和浪費。試想,如果電力供應價格太低使耗電產業和耗電產品依然有利可圖,那么,節能產業和節能產品的推廣則一定會困難重重。
當然,擔心提高電價會引起物價上漲的連鎖反應可能會是一個重要顧慮。對此,國家可以通過逐步增收碳稅的方式緩慢推高電煤價格水平,另外可以通過實行差別電價提高電力供應的經濟機制彈性。要知道,節能經濟與電價調整密切相關,而電價調整則是一個牽涉面很廣的系統經濟工程,政府應當組織各職能部門和企業的力量加強電力經濟和節能經濟的研究及實施,消除在發展節能經濟征途上的種種障礙。
不可否認,大多數時候,真理一旦觸犯人們的利益必定會遭到抵觸,如同可以切實解決問題的略顯“簡單和粗暴”的提高能源價格和電力價格舉措難免會受到誤解和非議——這其實就是節能經濟和節能產品的研究推廣后續乏力、無人問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學術界和輿論界應當加強節能經濟和節能產品的研究、宣傳,讓壓縮機企業及大眾更好地理解電價調整對于實現經濟轉型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同時,借鑒中外經驗,國家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經濟手段,做好宣傳和政策鼓勵,讓節能經濟觀念深入人心,從而充分挖掘企業的節電潛力,不斷推進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讓節能經濟早日走出低谷——這必將為壓縮機整個行業以及產品技術的提升,帶來新一輪利潤和發展的增長空間!
德蒙空壓機配件網由德蒙(上海)壓縮機械有限公司編輯主辦,總部位于上海,德蒙空壓機配件網擁有全國空壓機配件領域最具完整的電子數據資料庫,眾多品牌的空壓機配件產品,是中國消費者選購空壓機配件產品的重要途徑。
上一條新聞: 優耐特斯力爭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三級跳
下一條新聞: 中通協召開2012年度秘書處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