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結構型式的往復活塞式空壓機之間的關系
眾所周知,往復活塞式空壓機的結構型式是依氣缸中心線的分布狀況來確定和命名的。
在各種結構類型的空壓機中,容積式的往復活塞式歷史最為悠久,打從1874年德國KSB公司所產往復活塞式“風泵”算起也已139年,其技術完善度也最高。
由于往復活塞式空壓機自身的固有特質和節能優勢,以及現代工藝流程大型單系列裝備之需求等現實因素所決定,眼下往復活塞式壓縮機仍然在下列領域稱雄或獨占鰲頭:排氣壓力≥l00MPa的超高壓、甚高壓領域,功率達15000kW;活塞力達1500kw、功率達15000kW、排氣壓力≥20MPa范疇;中高壓力、中小功率,≤400kW范圍;空天、陸海等國防領域,頂級戰略兵器裝備配套和尖端科研測試。
毋庸諱言的是,在低壓1MPa以下的動力用空壓機(非微型、家用)范疇,往復活塞式在噴油雙螺桿、噴油滑片、噴油單螺桿等的強力擠壓下,確已整體退縮,市場占有份額銳減。
但是,在提供無油壓縮空氣方面,盡管面臨無油噴水單螺桿、無油雙螺桿的競爭,氣缸無油中小型往復活塞式空壓機仍擁有突出的性價比優勢。特別是2012年度研發成功的二十一世紀國產中小型角度式壓縮機系列,其性能更優越、性價比更佳、通用性更強。
自面世以來,往復活塞式壓縮機一直與振動、發熱、強噪脫不了干系。事實上,人們也往往最為關注往復活塞式壓縮機的振動,同時與其結構型式相聯系。
往復活塞式壓縮機的結構型式,基本為立式、角度式和臥式。氣缸中心線水平分布的臥式中,對稱平衡型因其相對兩列部件相向/反向運動,故而具備優良的慣性力平衡優勢。這就自然形成了大中型壓縮機領域里,該結構型式居主導地位的客觀現實狀況。
由經典力學的基本原理所決定,不同結構型式的往復活塞式壓縮機,在理論上所能達到的慣性力平衡最佳狀態存在差異。此外,其最佳活塞力及功率區間,以及在各級冷卻器、緩沖器、分離器與級間管路的布置、占地面積與高度等方面,也各有短長。
基于壓縮機專業學科的科學性之定性判斷,不同結構型式的往復活塞式
空壓機,存在著差異之基因,而其各自的優缺點也都是相對而非絕對的。只有在壓縮機的客戶個性化性能參數等確定之后,方才具備評論其采用何種結構型式比較合適,而此適用性也依然是相對而非絕對的。
為獲取往復活塞式壓縮機慣性力最佳平衡狀態,消減機械振動,人們往往開口即日:采用對稱平衡型。其實,這也是一種理念上的誤解。隨著電腦三維技術之不斷進展,對角度式壓縮機實施精準之慣性力平衡,徹底消除旋轉慣性力及一階往復慣性力,從而實現橇裝壓縮機組無基礎平穩運行,近年已獲圓滿成功。
總之,選擇往復活塞式
空壓機的結構型式,務必需切實依據標的來客觀剖析各種結構型式之短長,并忌絕對化。
隔膜壓縮機和其它結構類型壓縮機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的市場需求,極大地促進了隔膜壓縮機技術進步和產業興盛。
隔膜壓縮機是所有結構類型壓縮機中氣密性最佳者,達到了100%無泄漏,她可達≥200MPa以上超高壓力,且所需壓縮級數不多。在其前部串接迷宮式或接觸環式氣缸無油潤滑往復活塞式
空壓機,即能大幅提升供氣量。其具有遠傳膜頭結構者,還能在或許被核污染環境下正常工作。純國產隔膜壓縮機功率已達75kW級,對稱平衡型、多級、雙作用膜頭實機也已通過工業運行考核。
由隔膜壓縮機絕對不污染壓縮介質和無氣體泄漏的特質所決定,許多運行場所非其莫屬,而其它結構類型壓縮機無法勝任。諸如:可能的核污染環境、氣體劇毒、極珍稀、極易燃易爆、強腐蝕等等。
當下,隔膜壓縮機的工作可靠性已獲確保:
1.最高400r/min左右的轉速,與超薄高級合金鋼膜片反復產生微量彈性變性的工作循環相匹配,不致發生動作滯后從而影響氣體之壓縮。
2.不同有效膜片直徑、不同工作壓力下的膜腔型線與膜片之貼合,業已成為系列化的成熟產品,膜片材質也由近五十年實機運行所確認。
3.氣腔氣壓和油腔油壓間之合理差值,由隨動閥自動控制,膜片遂獲正常工作狀態,其壽命亦有保證。
4.油腔、氣腔間的組合式三層膜片及其間的油壓、氣壓傳感器和自控系統,確保了膜片萬一破損時壓縮機和系統的安全,壓力油決不會竄入氣腔。
5.油腔內之油品,還依氣腔內氣體之物理性質來擇定,杜絕了污染或燃爆之可能。
6.雙作用多膜頭結構促成了單機構成更多壓縮級數,有效地降低了高絕熱壓縮指數氣體的排氣溫度,安全、可控。隔膜
空壓機的獨特地位已確立無疑,需求前景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