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國際原油價格掉頭向下,但潤滑油市場上卻有包括殼牌、埃克森美孚在內的外資石油企業,陸續對一級經銷商宣布上調旗下潤滑油產品價格。業內人士認為,本次潤滑油產品提價,起因是基礎油和添加劑等原料價格上漲,但就占據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國產潤滑油是否跟進調價的問題,業內卻看法不一。
8月5日,殼牌率先提出自9月19日起,將成品潤滑劑價格上漲5%,且特定情況下的某些產品將在該上調額度之外;隨后,亞什蘭、嘉實多、康菲和?松梨谙群笮挤仍4%~8%不等的價格上調計劃。
8月份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但潤滑油價格卻上調,這讓包括經銷商在內的很多人看不懂。上海友凱貿易公司的銷售負責人顧凱前表示,“以前潤滑油價格也漲,但這次石油價格跌了還上調,不知道怎么回事。”
對此,中投顧問化工研究員李加楠認為,“易漲難跌”的價格剛性在潤滑油身上表現明顯。他表示,受原油成本、人工成本上漲、添加劑研發投入加大、環保法規以及市場供需關系等因素影響,基礎油價格一路上行。雖然潤滑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存在一定關系,但由于價格傳導的滯后性,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并不能直接影響潤滑油價格,且外企潤滑油提價應該沒有考慮油價下跌因素。
上海潤滑油品行業協會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在解釋潤滑油對原油價格傳導的滯后性時說:“雖然基礎油成本占到潤滑油總成本的70%~90%,但基礎油對原油價格的傳導有滯后,潤滑油價格對基礎油也有一定程度滯后,提價前的潤滑油價格并沒有和一直上漲的原油價格平衡。”
但國產潤滑油卻似乎面臨漲價失去市場、不漲則沒有利潤的兩難處境,可是這種處境并未得到業內的普遍認可。一方面,有石油行業人士振臂呼吁“國產潤滑油要敢于提價”,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協會相關人士也對記者含蓄表示,“今年上半年,昆侖和長城兩家潤滑油才開始盈利”;另一方面,來自業內的質疑聲則不絕于耳。
卓創資訊研究員朱春凱告訴記者,大連石化150SN潤滑油的中國離岸價為1290美元/噸,400SN中國離岸價為1320美元/噸,折合成人民幣分別為8385元/噸和8580元/噸,而國內市場價在1.04萬元/噸和1.08萬元/噸附近,“便宜的出口價都能賺錢,國內價格更高怎么能不賺錢呢?”
半年報顯示,中國石油今年上半年的潤滑油價格同比上漲17.4%,但銷售量同比下降了6.7%。
此番外企掀起的漲價潮,會給國內企業帶來什么影響?李加楠預計國產潤滑油也將上調價格,考慮到目前高端市場被外資品牌占據,調價應該不會對其市場份額造成多大影響。
對此,中宇資訊研究員孫凱則有不同判斷。他表示,市場有自我調節規律,9月需求旺季已經到來,預計潤滑油價格不跌但也不漲,因為價格已經處于高位,否則會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
據悉,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潤滑油消費國,目前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發改委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潤滑油表觀消費量和產量同比分別增長了13.5%和13.9%。國內潤滑油市場份額中,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600028,股吧)約占60%,地方民營企業占20%,外資品牌則占據了20%的高端市場。
轉載請注明:http://m.prucebear.com 德蒙空壓機配件網
德蒙空壓機配件網由德蒙(上海)壓縮機械有限公司編輯主辦,總部位于上海,德蒙空壓機配件網擁有全國空壓機配件領域最具完整的電子數據資料庫,眾多品牌的空壓機配件產品,是中國消費者選購空壓機配件產品的重要途徑。
上一條新聞: 柳州富達召開Smart系列空氣壓縮機發布會
下一條新聞: 施耐德電氣參展中國亞歐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