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39歲的天津市委工業書記孫健在“四屆人大”會議上當選國務院副總理,掌管全國工業和交通——國民經濟中
舉足輕重的兩大塊。然而他卻從來不是“風云人物”,從未轟轟烈烈過……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結束已經三十多年了,人們還記得他嗎?
記憶同健忘一樣總是有選擇的。被人忘記,不正是他近幾年來所追求的結果嗎?他好像成功了。或許歷史原本健忘。
歷史果真如此健忘未必是好事,一個喪失了記憶的民族也就失去了過去和未來。或許是因為他當初身居要職時謹小慎微得過分,不顯山不露水。雖掌管著全國的工業和交通——國民經濟建設中舉足輕重的兩大塊,卻從未轟轟烈烈過,從來不是風云人物,人們對他的記憶本來就不夠深刻。
他的名字叫孫健。1975年1月,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經周恩來總理提名,和著名的大寨一位農民陳永貴,同時被選為國務院副總理。當時社會上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周總理來天津視察,市委工業書記孫健在匯報時頭腦清晰,各種數字爛熟于心,精確而及時,立刻獲得了總理的好感。經了解,他還不是造反派,是由一個普通工人干上來的……
孫健于1951年進天津內燃機廠學翻砂,以后成了一名地道的鑄工,曾連續七年不回家,父親和妻子兒女都在農村,住一間土改時分的破房,冬天透風,夏天漏雨。父親病重,妻子上侍候老,下照顧小,還要下地掙工分,積勞成疾,身體也很虛弱……在那個年代,這一切都給他當先進工作者提供了條件。以后他當了生產組長、班長、車間主任、團委副書記、保衛科長、廠黨委書記……真正是靠苦干、實干加巧干拼磨出來的,當標兵,做勞模,幾乎在工廠的所有的臺階上都站過。
在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熱潮中,工廠的“秀才”們為他寫了一篇很好的發言稿,題目叫:《朝著共產主義大目標,兩步并做一步跑》!先在第一機械局系統宣講,一炮打紅,不久便被提拔到機械局當了負責抓生產的革委會副主任。局里派人到他的老家調查,調查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孫健在天津好賴也算個人物,想不到家里如此艱難,回到局里向領導匯報:“只有孫健才能忍受這種困境,再不解決就要給社會主義抹黑了。”機械局出面把他的家屬調到天津,安排他妻子龐秀婷當了工人。
后來又帶著這個講稿到全市“學毛著”大會上去講,受到市里的重視,于是在“選拔接班人”的時候就成了市委書記,有了接觸周總理的機會。當時在中央的領導群中,上海人太多,風傳為了便于協調和平衡,需要在天津選一個抓經濟的副總理。而孫健“兩步并做一步跑”正巧跑到跟前……
德蒙空壓機配件網由德蒙(上海)壓縮機械有限公司編輯主辦,總部位于上海,德蒙空壓機配件網擁有全國空壓機配件領域最具完整的電子數據資料庫,眾多品牌的空壓機配件產品,是中國消費者選購空壓機配件產品的重要途徑。
上一條新聞: 2009江蘇國際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
下一條新聞: 機械行業預期局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