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漢鐘精機總經理余昱暄如約出現在公司的辦公室,短袖工作服,凸顯出工程師的干練。來自臺灣的余昱暄在大陸工作已經十余年,其健談、精力充沛以及對中國經濟的樂觀態度都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余昱暄看來,2007年上市后,漢鐘精機在資金、知名度等各方面有所提升,而來自臺灣同根同宗的文化更易于本地化運作。
“蹲馬步”
記者:公司過去幾年保持高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余昱暄:第一,是公司2007年成功上市。公司產能需要設備,分公司發展需要資金,上市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還打開了產品的知名度,這叫“蹲馬步”。市場需求一來,產量就上來了。不管國內企業還是海外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有了資金,馬上就可以發展。
第二,是做產品的整合、創新和技術研發。以空壓機為例,空壓產品由起初負毛利率,進而提升至28%,主要受益于零件國產化。其優勢就在于空壓機型號齊全,產品性價比較高,市場接受度持續上升。
第三,是本地化戰略,也就是要找當地人才,陸續培養。漢鐘精機有600人左右,目前只有十幾位是臺灣管理者。
記者:這幾年增長速度如此之快,公司如何滿足擴產需求?
余昱暄:2007年完成上市融資后,就一直在擴產能,直到今年才把上市時募集的資金用完。目前的產能還能用3~4年。有效運用資本市場將會是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即在適時的時候啟動新的募資計劃。
記者:但最近A股市場行情并不好,會否影響再融資計劃?
余昱暄:股票市場不會永遠這樣,或許明年上半年就會有轉機。而公司的再融資計劃仍在商討中,我們會結合市場情況,擇機進行。
本地化
記者:剛才提到的本地化有哪些好處?特別在上海,員工工資都比較高,實際上增加了成本。在通脹上行的情況下,公司如何面對原材料的波動、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
余昱暄:在工廠里,當地員工為90%左右。雖然本地員工的成本比外地員工高,但因為公司要在上海深耕和生根,就要用當地人。
我們公司人員流動率非常低,這幾年只有1%左右,穩定性很好。作為技術資本密集型的公司,技術人員需要較長時間培養,所以人才的穩定很重要。
每年成本的增加,對公司是有經營壓力的。如果員工人數很多,那么人力成本就有很大的占比。但漢鐘精機公司目前只有600人左右,人力成本所占比重較小。而且,公司是很典型的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每個員工每年的產值為140萬~150萬元。而我們的策略是用資質比較好的員工,目前大專學歷以上員工接近47%。我們追求精而不在多,因此,綜合起來,人力成本增加影響相對較小。
另外,雖然材料的價格上升,但是研發新產品、零件國產化和部分鑄件自制等方法均可抵抗原材料上漲的風險,因此每年的獲利均能維持在行業較高的水平。
記者:公司從臺灣發展而來,而現在上海的業務也有出口,那上海公司與臺灣公司的業務會不會造成同質化競爭?
余昱暄:子公司在大陸上市時,和臺灣漢鐘簽署了避免同行業競爭承諾協議。以前雖然是隸屬關系,但子公司有很強的獨立性,而到現在已經變成兩個實際的獨立公司。所以,除上市時的產品外,現階段的新產品都可以直接外銷。
記者:臺灣公司復制到上海,是否會有文化上的差異而造成管理難題?
余昱暄:外國企業與中國企業,文化差異、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所以國外公司來中國已經20年卻還是不太明白中國人在想什么。
臺灣與大陸文化上差異不大,都是同根同宗。比如,在臺灣,中國人所有的傳統文化都保存得非常完整,中秋節的受重視程度也跟大陸一樣;再比如,公司提出“企圖心+執行力+內行氣=卓越”,這里所說的內行氣就是專業的意思,跟大陸人的說法基本一致。
高增長
記者:很多公司目前都看到了壓縮機行業發展的潛力,于是紛紛進入這個市場。那么,其他公司進來之后,會否像漢鐘精機當年一樣后來居上呢?
余昱暄:這個行業現在還沒有進入紅海市場。需要技術經驗的累積,不是籌資有錢就能進入,投資后,需要沉淀很長時間,技術的積累并不容易。但是我們與國外企業之前很少比拼價格,靠的還是技術、服務上的優勢來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獲得客戶的認同和訂單。
記者:這個行業在大陸還能有多長時間的發展?
余昱暄:這主要與國家經濟大勢有關。很多專家認為,國內的經濟發展到2020年沒有問題。這之前,只要方向對的,策略對的,快速增長沒有問題。國內人均GDP從3000多美元到10000多美元也沒有問題。因此,在這種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到2015年前,公司每年復合增長30%左右沒大問題。而2015年后的五年比較難預測,因為要看2015年時的基數多大,但在2020年前應該可以保持年均20%的復合增長。我們的規劃也是這樣的。
此外,未來我們也會并購一些上游或者下游企業。本來就有業務往來,很容易將其變成自己的公司。
記者:目前,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很高,未來公司希望各類產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呢?
余昱暄:在市場占有率已處于較高水平的情況下,我們除保持現有份額外,仍追求機型小型化發展,更大范圍滿足應用行業的需求,從而再擴大市場份額。
真空設備全行業有800~900億的市場規模,真空泵市場國內總需求約45億元,其中23億元為國外進口產品,22億元是國產產品。我們真空泵是新產品,市場占有率仍然很低,但未來方向主要是國產產品替代進口產品和替代油泵市場。公司希望真空泵產品在2012~2015年會有快速增長機會。
我們要做就做到前三名,不單是全國,而是全球市場。我們核心競爭力就是技術的創新,如何利用公司的上市優勢,結合產品的創新和服務從而進一步開發國內外市場,將是未來的挑戰,漢鐘精機將朝“成為流體機電產業的領導品牌”邁進
德蒙空壓機配件網由德蒙(上海)壓縮機械有限公司編輯主辦,總部位于上海,德蒙空壓機配件網擁有全國空壓機配件領域最具完整的電子數據資料庫,眾多品牌的空壓機配件產品,是中國消費者選購空壓機配件產品的重要途徑。
上一條新聞: 法國道達爾三季度純收益同比增加13%
下一條新聞: 恒久品質:樂機的中國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