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背后意味著機遇。專家和壓縮機行業人士分析,在這次危急中,優秀的企業能夠快速抓住危機背后的機遇,其中需要密切關注國家拉動內需的政策機會以及由危機造成的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
首先,國家實行了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拉動個內需的事項措施,一方面緩解了資金壓力,另一方面為企業打開了市場;其次,由于西方國家經濟形勢的持續惡化,西方國家的制造業不景氣,給中國
空氣壓縮機行業乃至整個制造業發展帶來歷史性發展契機。全球制造業將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潤的壓力下,西方國家制造業將加速向西亞太新興市場轉移,這勢必會推進中國產業部門尤其是壓縮機行業結構的優化。
在2008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了財政部,國家稅務局提交的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決定在我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由生產型增值稅轉為國際上通用的消費型增值稅。這一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允許企業抵扣其購進設備所含的增值稅。此舉將消除我國當前生產型增值稅制產生的重復征稅因素,降低企業設備投資的稅收負擔,有利于鼓勵投資和擴大內需,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生產型增值稅調整到消費性增值稅后,以前企業投資高端設備資金負擔較大,現在稅收可以抵扣一部分成本,這樣一來企業投資的意愿加大。這一政策也有利于
壓縮機行業的快速發展。